简体版
观点 / 正文

徐迅雷:“煤食油”的“罪大”与“恶极”

香港新闻社7月11日讯 “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引发高度关注,食用油关系到千家万户,产生“煤食油”给无数人投毒,可谓“罪大”且“恶极”。

文 | 徐迅雷

A

彻查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国务院食安办成立联合调查组!

中国新闻网2024年7月9日报道: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高度重视,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食用油罐车运输环节有关问题。对于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将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同时举一反三,组织开展食用油风险隐患专项排查。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公布。

这是一场引爆全网的新闻飓风,源于《新京报》2024年7月2日发布的报道《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这篇“全文5691字,阅读约需11分钟”的调查报道,由《新京报》记者韩福涛、实习生张新惠和郝哲琳一起写就。

新京报记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调查,发现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体是否洁净,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

报道中说,散装食用油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其实属于半脱管的状态,“卖油的厂家不怎么管,买油的公司不知情,让运输公司钻了空子”;许多运输订单普遍经过层层转包,转来转去买卖双方对最终承运的罐车都无从了解……

被曝光的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其母公司是著名的中储粮集团,中储粮号称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重要骨干企业”。7月6日,中储粮集团官方微博发文称,公司已展开粮油运输工具污染风险的专项排查。

调查涉及的另一家企业是河北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该集团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回应是,公司没有罐装车,报道所涉及的罐车是“客户自备”,从汇福粮油拉走相关食用油。

“煤制油可能还算干净的,其他一些不常见的化工液体,污染食用油的话,可能危害更大。”一位罐车司机呼吁,该重视这样的行业乱象了!

《新京报》这个调查报道,才是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甚至特别奖最应该奖励的新闻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后续众多媒体跟进参与报道,其中有财新、财经、南方周末、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等。

▲新京报视频《罐车运输乱象调查》截图。

B

运输“煤制油”的罐车,不清洗直接用来运输食用油,这样的油品不妨称之为“煤食油”。

专家指出,“煤制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不饱和烃、芳香族烃、硫化物等成分,残留物势必会对食用油造成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导致中毒。所以,混合而成的“煤食油”到了你的餐桌上,到了你的口中,就等于被投了毒。

有律师指出,本案中对司机、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可以适用刑法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应该发起刑事调查。已有公民发出了《中储粮集团相关人员及运输人员已经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事报案书》。

著名刑法学教授罗翔谈到该事件时也说,此行为“形同投毒”。

食用油关系到千家万户,产生“煤食油”给无数人投毒,可谓“罪大”且“恶极”。

那么,运输食用油,为什么不是专用车辆?因为目前中国在食用油运输方面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只有一部推荐性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其中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在装入油脂之前,应认真检查运输容器是否为专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洁、干燥。但这个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约束力十分有限。

那么,罐车混用为何不清洗?那是为了节省成本:单次洗罐的成本少则三五百,多则八九百,许多罐车为了省钱,就不清洗,食用油厂家的“验罐”,也是形式主义走过场。很多运输罐车,来自“罐车之乡”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

▲5月24日,在天津一家生产食用油的公司门口,一名罐车司机正在擦拭卸油口。许多罐车不洗罐的话,司机都会通过擦拭卸油口来应付检查。 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食用油出厂时,并不都是常见的小包装,还有许多是以散油的形式往外销售。这些散装油,也是靠罐车运输。媒体报道,散装油最大的客户是各类学校、单位食堂、餐饮企业。

不管这些“煤食油”流向怎么流,最终都是流到你的嘴里,落到你的胃里。

标准不强制,底线被突破,监督不给力,结果就这样。

我想我也是吃到过“煤食油”及其制品的罢!

当公众知道自己在无声无息被“投毒”之后,网络上的反响极其强烈,各种评论铺天盖地,可谓人神共愤:

“调查记者都快灭绝了,我们还吃不上一口放心油!”

“地沟油让大家不出去吃饭,如今这是让大家不必吃饭!”

“治大国如烹小鲜,从油开始就坏了!”

“我是中国厨师,长期以来,我炒菜起火,一直以为是我的厨艺精湛,现在才知道,是菜油里加入了煤油。”

“都是油!一样哈!你爱吃不吃!有油给你们吃就很好啦,还挑三拣四?”

“国人命硬,可以把人当做汽车对付了!在罐车里、在决堤处、在中金女员工离世时,读懂贵国!”

“还真是食用油面前人人平等!一车混装油,‘投毒’10万人!厉害了!”

“我的很多在权力机关工作的朋友,这一次也感到了震惊。因为他们同样没有办法区分其中哪些不是槽罐车混装过的油。我们有幸不在出事的那辆车上,但我们都在社会这辆大公交车上。”

“没用拉粪车?也算是有良心的!”

“钱没了可以再赚,良心没了可以赚更多!我始终相信,没有信仰的民族就没有底线!”

“特供食品安全可以管好,民众食品安全为什么不能管好?”

“虽然食品安全管得不严,但影视作品审查很严啊!”

“国家级调查?结果大概率会是:被记者拍到的那几辆罐车存在这种情况,其他车都不存在该情况。涉事食用油已全部收回封存销毁,未流向市场。呵呵!”

“必须给全国人民一个交待,一般都会变成给全国人民一个‘胶带’!”

“报道这件事的记者应该拿个人民英雄奖?拉倒吧,能保证人身安全就谢天谢地了!”

“那时对日本海鲜你重拳出击,现在的你却安静如鸡,或正忙着洗地,这就是你们爱国大V!”

“央视网评说,这样的草台班子是要消费者的命。我看这个不是草台班子,而是一个草包班子!是赤裸裸的犯罪集团!”

……

C

国人是极其健忘的。

“油罐混用”谋财害命,其实早已是运输业“公开秘密”,运输乱象曾多次被媒体曝光过。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众多网友和媒体趁机翻出了之前的报道。

阳光之下无新事。7月9日,澎湃新闻以《罐车运输交叉污染旧案:19年前就曾被曝光,如今为何卷土重来》为题,梳理了曾经的报道。

早在2005年,《南国早报》就曾报道“罐车清洗难防交叉污染,拉完危险化学品后又拉食品”的罐车乱象,直指南宁市槽罐车的运输监管处于相对的“真空”状态:拉了汽油拉糖蜜,拉了柴油拉酒精,拉了烧碱又拉双氧水……拉完危险化学品后简单清洗又拉食品。有的槽罐车洗车点,洗车的水竟然是直接从旁边的污水沟抽上来的。如此罐车“洗澡”,难防交叉污染。

2015年,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真相大调查》记者,也曾揭露过有毒化学品运输车违规运装食用油内幕。湖南衡阳、永州等地不少化学品运输罐车,装载强腐蚀性化学品运送到目的地后,为节约成本避免车辆放空回程,往回拉货,竟然就是食用油,最终流向了市民的餐桌。记者历经半个月,横跨湘粤两省,行程三千多公里,直击了这一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的黑色运输链条。

还有不少网友提到,早在2017年,欧盟在对中国某品牌的辣椒酱进行检测,就检测出矿物油大幅偏高,“现在看来,它大概率也是受害者,不知道使用的食用油是用装过煤油等等而没清洗的罐车来装运的”。但当时国内有专家辩护说:“食品中有害物质有多种,对人体危害的大小,要看摄入量,辣椒油作为一种调味品,一般摄入量很少,基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在食用油产业链上,越往后延伸越难发现混装运输带来的问题。所以在罐装运输时,就肆无忌惮。只要直接吃不死,那就让你往死里吃!

此起彼伏,死灰复燃,可曾中断过?这充分验证了那句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来不从教训中吸取教训。”

事实上,揭露曝光各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风险极大。因为那背后是钱权结合的邪恶势力,能量极大。

2010年,当时的央视主持人赵普,曾为“明胶事件”发声,因此被迫离开央视主播台整整4个月。当年有黑心企业,使用工业皮革废料加工制成低劣的工业明胶,来冒充食用明胶,最后吃到你肚子里……

▲原央视主持人赵普视频截图。

媒体监督属于第四权力,那么第一权力的监督在哪里?

在“煤食油”运输事件中,你不仅看到罐车司机和相关企业非常麻木,监管执法部门同样麻木非常。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对小摊小贩进行“小过重罚”。据中国新闻网报道:7月8日,最高检召开“行政检察与民同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一些涉企“小过重罚”“同案不同罚”等“过罚不当”案件。比如曾某一案,销售1瓶价值78元的过期红酒,被罚款5万元,罚款数额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法定最低处罚标准,但明显与违法情形不成比例。

“小过重罚”是因为容易上手,风险也小;而“重过重罚”挺麻烦的耶,那就“重过轻罚”呗。更多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罚,因为没有去监管,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哈。

7月9日,有视频博主根据此前媒体抓拍到的涉事罐车的车牌号,追踪其行车轨迹后发现,涉事车辆此前曾在某地金龙鱼工厂卸货。9日晚,金龙鱼官网发布声明称,该集团组织了全面自查,结果显示,集团各企业在散装食用油安全运输中充分履行了监管责任,运输车辆都进行了严格的查验、检验手续。

这是“媒查”与“自查”。“自查”能“自治”吗?“媒查”“媒治”,最终也是“没治”吧?

▲一辆等待进厂运输食用油的罐车,罐体外侧喷涂的介质信息被一张白纸遮盖住,司机重新张贴了一张写有“食用油”字样的纸条。 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D

你以为这样的“煤食油”“毒食油”,能够把诸位都锻炼成变形金刚、百毒不侵?

14亿中国人(不含港澳台)平均每年看病7次,而世界上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看病3至4次。这些“煤食油”,功劳也是大大的,它可不想让你长寿。

难怪有网友愤怒地说:“现在的医院人满为患,肿瘤医院真是人山人海,现在食品都如此不安全!该判的判该枪毙的枪毙!”

中国香港特区是人均寿命世界第一的地区,香港也被誉为“美食大都会”“食品安全港”,食品安全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相比于内地,香港的食品安全监管亦可谓是“一国两制”。

在香港,没人担心食品会有不安全,因为其食品安全的合格率基本达到了“千足金”的99.99%,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即使是不合格的样本,大部分超标或违规情况都并不严重。

众所周知,香港来自内地的食品最多,从蔬菜、水果,到生鲜、肉类,几乎是全品类覆盖,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多。从1962年开始,内地就为香港开通了食品运输专用列车——史称“三趟快车”,风雨无阻。如今又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食物安全合作。所以,输港食品的安全系数非常高。

香港管理食品卫生安全,可以概括为三大特点:详法律,高标准,严监管。

详法律:香港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又多又详细,从《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到《食物安全条例》,从《食物业规例》到《奶业规例》及《冰冻甜点规例》等等,一大堆。

高标准:在内地专门建立了一批供港高标准生产基地,通常都会选在无污染、少开发的原生态地区;鸡的饲料都不能有任何农残和添加剂,每一个鸡蛋都能溯源到是哪一只鸡下的;一颗青菜想要从内地进入香港超市,要经过6层检测……内地对于供港产品的“第一关”把关如此严格,这就是从源头上堵漏洞。与此同时,香港还严格管理非法携带生肉鸡蛋之类回港,因为香港法律规定,携带没有证明或未经食环署批准的野味、家禽、蛋类入境都是违法的。

严监管:香港设有“食物环境卫生署”,主要职能就是负责食物安全、环境卫生和公众健康;其下属部门“食物安全中心”,主要承担市场监管的任务,有着完善的食物监测计划。食物“全流程”都要受核查,在整个供应链上,各种抽样监控检测结果,每两个月就对外公开发布一次。一旦查出食品安全隐患,那就会立马要求商家停售;一经定罪,那法律后果是相当严重,最高可处罚款5万港元及监禁6个月。保障食物安全,有赖政府、食物业界及消费者三方共同承担责任,缺一不可;市民投诉电话24小时无休,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受理,被亲切称为“私人管家”……

“从农场到餐桌”,源头管制、入境检验、流动监督,一样都不缺。设若出现“煤食油”,分分钟就会被发现、被逮住。试问,商家谁敢铤而走险?所以,香港居民从不担心食品会“塌房”。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之食物安全中心。

E

在中国执政,要是连个食品安全都做不好,还长期做不好的话,有人就会提出够不够格的问题。

从全世界的范围看,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曾经是难题,但真正下决心全方位治理之后,就不再是荒腔走板的状态。如今在发达国家,运送食品的罐车,都是专用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304不锈钢铸就的。

一位网友说得很不客气:“这煤油车就算冲洗了,也不能装食用油啊!这TM彻底是两回事啊!总不能尿壶洗吧洗吧装水喝啊!这厕所便池再冲洗再烘干,也不能盛米饭炒菜啊!”

有网友建议:“中储粮等企业,先把食用油召回,这是应对这一危机最切实有效负责任的态度!”但这个可能性似乎不大,因为人家并不顾“决策失误”什么的。2015年,国家审计署发布“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储粮)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表明,由于内部管理不善以及决策失误等原因,中储粮损失超过8亿元。

有的人宁愿长期养痈成患,而不想吃“眼前亏”,最好是能快快转移视线。

7月9日,某微信公众号发文说,《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打击央企粮油、参与粮食战争:“中储粮和中粮集团是对美粮食战争的主力军,《新京报》选择这个企业扒粪相当于资敌行为。”“《新京报》关于中粮集团食用油的报道就是心理阴暗记者的故意炒作。《新京报》是亲美资本媒体,他们搞的所谓惊天舆情缺乏公信力。”“妖魔化央企粮油,夸大社会危害,这是《新京报》惯用手法,涉嫌误导读者和公众……”云云。

这是典型的“爱国斗”。而且赢得一片欢呼。平台可是忘了审核查处?

接下来,看有关方面如何努力进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何躲过那“罪大”与“恶极”。

然后,我最关心的是:下一次类似的事件被曝光,将会出现在何时何地?

(作者系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王可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强提三点强化中非经贸合作 拓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

最高等级台风预警发布 “摩羯”登陆强度具有极端性

国台办驳赖清德言论:偷换概念、混淆是非

与六大纪律部队首长天安门观看升旗 邓炳强:上下一心守护国家的骄傲

习近平会见索马里总统马哈茂德

警务处推出“香港警察招募App”及加快警员遴选程序

中国商务部: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