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胜表示,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拥有一系列优势。记者 崔俊良摄
面对连年财赤,港府如何更好开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接受本报访问时称,香港具有联系内地与国际市场的大优势,要向国际供应链中心这个方向转型。此外,对于港府近年不遗余力推进基建,梁永胜强调,当局并非旨在拉动短期需求,而是藉此扩大长远经济容量,认为即使经济不景也有推进基建项目的需要,做到长远财政平衡,经济才可得到持续发展。
“在推动基建的过程中,要有机器及人手才可做到……若不做(基建项目),将会阻碍经济发展。”梁永胜表示,推进基建要有钱才可做到,“若没有钱的话,未必容许你做得咁快”。他强调,长远要做到财政平衡,经济才可得到持续发展。
在“一国两制”下拥有一系列优势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市场不断思考香港是否要坚持主要倚赖金融及地产发展作为最大经济支柱的“老路”。梁永胜坦言,香港并非只有金融和地产,“而是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之下,拥有一系列优势”。
他续称,香港除了奉行普通法,更具有联系内地与国际市场这一大优势。此外,金融业继续强大,会衍生出大量专业服务的机会。他提到,自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香港致力开拓其他产业,包括知识产权贸易,以促进经济发展。
梁永胜坦言,香港作为细小经济体,不可能与内地或美国相比,集中发展某些产业。他强调,香港从来期望将产业扩阔,“一直都期望向科技及高增值行业转型”。他又指出,经济转型永远不会完结,需因应外围自我调节,且在当前“不及昔日友善的环境下,因应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更好地发挥香港作为连接国家及世界的桥梁角色”。
企业采“中国+N”应对当前局面
他认为,在拓展新兴市场之余,更要努力建立国际供应链中心,来配合当前形势。他强调,即使今天国际形势没有转变,但面对科技进步,“尤其贸易由过往以实体为主,到今天转趋电子化,香港亦要向国际供应链中心这个方向转型”。
市场不少意见认为,特朗普第二度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势将大幅改变全球贸易、金融以至整体地缘政治格局。对此,梁永胜认为,面对国际的“不友善”政策,不少企业已采取“中国+1”甚至是“中国+N”的策略,藉以应对当前局面,香港要更好地做到“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人”的角色。
把握潜在贸易融资机会
他预计,将来的供应链将会是“跨地区”及“跨经济体”,因应新的国际形势所产生的新的业务模式。他指出,香港可把握潜在的贸易融资机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包括金融、合规、以及贸易管理等;香港亦可利用传统优势为企业提供相关训练,促使企业在港设立总部。
“香港倚赖外部需求,所以一定要保持开放。”梁永胜认为,香港必须扩大经济容量,同时要增强竞争力,以及把握住因应全球需求转变所带来的机遇,才应适应需求的转变、寻找新增长点。
美国自2022年进入加息周期,为香港楼市、零售、以至整体经济带来相当大的“痛感”,期间美国息率的走势与1990年代中期美联储一度急速加息相似。梁永胜认为,这是因为自2022年以来,美息快速加所致,“即使当前利率很高,但与1990年代的情况不同,不能与之比较”。
要尊重数据及事实
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从事香港经济研究近30年。他分享道,在研究经济的过程中学懂了要尊重数据及事实,并且因应世界的转变而要自我调节。
“经济学给予一种方法,教导人们如何思考。”
梁永胜称,学习经济学让人构建思考的框架,“但框架是因人而异之余,亦不能天马行空,要合情合理,逻辑上亦要一以贯之”。他认为,思考的框架是,必须将事实放进去后,才将正确的结果释放出来,“一旦事实错误,得出的结果亦是错误”。
所谓“变幻原是永恒”,世界每分每秒在转变,梁永胜认为,人们的思考方式亦要随环境而转变,“调节之际亦要保持基本的方式才可”。他解释,保持基本的方式不代表不需要有所变更,人们在应对世局转变、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更要清晰了解自己。
创科发展要靠官商合作
近年港府积极投入创科发展,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认为,发展科技具有外部效益,但纯粹由私人市场主导会降低效率,商界及政府共同参与才能做到最佳效果。
“近年科技进步迅速,科技进步与社会福祉及成效有着很大关系。”梁永胜表示,过去数十年,香港每逢经济转型,都是倚赖市场主导完成;但现今局势下,除了私人市场以外, 更要政府的参与才可。
科技可协助企业升级
他强调,当前港府要做的就是为创科建立好基建及生态圈,“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他续说,“政府增加参与的程度,才有望取得成功”。至于商界,他认为要有适当的投资,“但毋须计较政府及商界之间谁投入较多”。
梁永胜认为,科技并非单纯一个产业,“而是协助企业升级,帮助产品质素及企业营商转变升级,同时减轻成本”。他解释,运用科技可提升用户体验,而透过运用人工智能做分析及决策可发挥创意、减省人手。
若要将科技变成香港的支柱产业,梁永胜认为,要有以下条件:建构良好创科生态圈,并且要有金融业的合作,否则沦为纸上谈兵;良好的监管制度;及良好的创科环境氛围。
梁永胜指,港府要积极吸引创科企业及人才来港,“但最重要的仍要靠企业”;观乎香港拥有强劲的科研基础,以及一流学术人才,相信有助香港创科前景。
零售商做好数字化才能提升竞争力
中央去年底恢复及扩展深圳“一签多行”,冀藉此提振香港零售业。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认为,内地一系列提振经济措施以及惠港政策,将有助提振港人消费信心。他认为,当前零售业追求的重点,不应该是否回复至疫情前水平,零售商做好数字化才能提升竞争力。
梁永胜说:“疫情的确对零售业造成很大震荡……昔日若要食药,需要到药房购买,但今天可以透过电商网站购买,比出街更为方便。”
疫情过后,汇率高企及结构转型两大问题,严重拖累香港零售业。对于近年香港“北上消费”成风,梁永胜认为,随着内地与香港加大融合,长远而言“北上消费”自然会随之增加。
他续称,以往港人消费能力高,零售商服务水平亦高,“这是吸引内地居民来港消费的因素”,但近年内地与香港零售商的质素差距日渐收窄、且内地消费价格低于香港,加上港元跟随美元转强,因此导致港人前往内地消费。不过,他认为,在过去一两年香港零售商的竞争力已慢慢改善。
港府自去年起没有再派发电子消费券。梁永胜认为,长远而言,香港不能倚赖派发消费券解决零售业的问题,“(港府)曾做过分析后发现,当前零售业面对的周期性及结构性问题,并非倚靠消费券能解决,因此业界已开始着手思考如何提升竞争力”。
梁永胜又表示,过去两年港府已大为着重数字经济发展,未来若要做得好,就要推动零售商做好数字化,同时做好推广以提升零售商的知名度,以及教导零售商了解市场需要,以培养他们的生意触觉。(记者 邝伟轩)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