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开启第二任期,他以“颠覆性的内政改革”和“交易式外交”给美国内外带来衝击。特朗普上任一个月内,签署多个行政命令,涉及加徵关税、打击非法移民、裁撤联邦机构等多项领域的一系列措施,制造巨大混乱。在外交议题上,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威胁对盟友加徵关税,退出多个国际组织;肆无忌惮地宣示其领土扩张主义,对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虎视眈眈;扬言美国将接收加沙;撇开乌克兰和欧洲与俄罗斯商谈俄乌和平计划,令世界震惊。
挥舞关税大棒 损害全球经济
特朗普一上任,就迫不及待向多国徵收关税。从2月1日开始,他已经宣布向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徵25%的关税,对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徵10%的关税,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徵收25%的关税。特朗普还计划从4月开始对每个外国贸易伙伴徵收对等关税,以及对进口汽车徵收关税。
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受到多国政商界人士批评,称这种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可能引发广泛的贸易战,最终损害全球经济。
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不分敌友”,同时向全球多国“开火”,引发盟友激烈反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美国关税措施“不可接受”,如有必要,加拿大将作出“坚决而明确”的回应。
德国总理朔尔茨指出,美国对欧洲的关税威胁最初针对钢铁和铝,未来可能波及更多进口产品。“如果美国让我们别无选择,那麽欧盟将以一致立场作出回应。贸易战最终只会以牺牲双方的繁荣为代价。”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警告,可以立即对美实行反制,关税税率可能翻番,电单车、牛仔裤、花生酱、威士忌以及一系列影响美国出口商的产品都将成为目标,并会“重点关照”美国“红州”的产品。
分析指出,历史证明关税战不会让任何人受益。特朗普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徵关税,将对能源、汽车产业等关键供应链造成衝击,拉高美国商品价格,推高美国通胀率,最终反噬自身。
赶绝巴勒斯坦人 谋在加沙建度假区
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地带,大批建筑已沦为废墟。(路透社)
加沙停火协议艰难推进之际,特朗普1月25日抛出“清空”加沙地带设想,希望埃及和约旦接受并安置来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他2月4日会晤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时表示,希望美国“接管”并“长期拥有”加沙,称可将其打造为“中东版蔚蓝海岸”度假胜地。外媒称,特朗普试图以“地产商”逻辑解决複杂的国际问题,非常危险且荒谬。
本轮巴以战火延烧15个多月以来,已有超过4.8万加沙平民死亡、逾11万人受伤,逾200万巴勒斯坦人赖以生存的家园被彻底摧毁。特朗普完全无视加沙居民的正当权益,声称“巴勒斯坦人无权返回加沙”,“加沙是一个大楼盘”,“美国不会买下加沙,而是会动用权力佔领加沙”。内塔尼亚胡则大讚特朗普“想法新颖”。
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埃及外交部表示,特朗普关于“永久撤离”巴勒斯坦人的言论荒谬至极,严重威胁中东和平的根基。数十名联合国人权专家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特朗普“接管”加沙计划将使世界重返“殖民征服的黑暗时代”,给全球和平与人权带来毁灭性后果。
阿拉伯政治分析人士认为,提出“接管加沙”和“驱逐加沙居民”的计划无异于鼓吹“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这种有违人类良知的想法极其荒谬;美方的粗暴介入、一味偏袒以色列只会激化矛盾,使巴以和谈濒临绝境,无法为中东和平带来任何助益。
美俄拟组停火谈判团队 基辅欧洲被无视
美俄两国代表团18日在沙特会晤,协商乌克兰危机等问题。(路透社)
美俄两国代表团18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会谈,讨论结束俄乌衝突以及全面恢复美俄关係等议题,乌克兰和欧洲未获邀参加。美方消息称,美俄同意组建高级团队就乌克兰和平进行谈判。乌总统泽连斯基此前表示,乌方对此次美俄会谈“一无所知”,不会承认没有乌方参与的任何有关乌克兰的协议。
美俄双方官员在沙特会晤约四个半小时。当日参与会谈的美方代表是国务卿鲁比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和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俄方代表是外长拉夫罗夫和乌沙科夫。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在会议现场,而作为当事方的乌克兰及欧洲国家则没有代表在场。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后称,美俄同意恢复驻莫斯科和华盛顿大使馆的人员配置,以及促进美俄经济合作。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在沙特的会谈进行得“不错”,双方就所有议题进行了严肃对话。乌沙科夫又指美俄元首不太可能在下周会晤,目前难以确定具体日期。
会谈期间,俄官方展现强硬姿态。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天稍早时候在莫斯科表示,加入欧盟是乌克兰的主权权利,但俄方反对乌克兰加入军事联盟。俄方此前一直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指出,北约拒绝接纳乌克兰为成员国还不够,北约须更进一步放弃在2008年作出基辅将在日后加入北约的承诺,否则这个问题将“继续毒害欧洲大陆的气氛”。
面对俄乌局势的骤然变化,欧洲显得不知所措。欧洲多国领导人17日齐聚巴黎举行紧急峰会,但会议没有就乌克兰问题“做出任何决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8日表示,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的和谈共识,同时我们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进程中。
滥用行政权 引发宪法危机
特朗普上任一个月,已签署60多项行政令,包括废除“出生公民权”、解僱联邦僱员、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等,并推翻上届拜登政府80多项政策。法律专家表示,特朗普的行为已引发宪法危机。
特朗普上任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废除非法移民和合法临时居留者在美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权”。美国22个州1月21日针对该行政令提起诉讼,指控特朗普违反美国宪法。华盛顿州、马里兰州及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法官先后作出裁定,阻止该行政令生效。
法院称,特朗普的行政令“明显超越总统权力”,并可能对受影响群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但特朗普已经表示将提起上诉,该案件可能将最终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进行审理。特朗普的行政令还包括冻结联邦支出、裁撤联邦机构、解僱政府公务员等。国会民主党议员指责特朗普正在侵犯立法机构在联邦支出方面的宪法权力。
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法学院院长切默林斯基表示,特朗普“系统性的违宪和非法行为会引发宪法危机”。史丹福大学法学教授卡兰表示,虽然之前一些美国总统可能会做出违宪行为,但“从未感觉到有一位总统(像特朗普这样),宪法对他来说基本上毫无意义”。
放任马斯克裁员 重组联邦政府
特朗普任命亿万富豪马斯克领导“政府效率部”(DOGE),推进联邦政府“瘦身计划”,以达到削减政府开支的目的。不到一个月,已有数万联邦僱员被解僱,造成巨大混乱。
当地时间18日,美媒报道指,在DOGE获得美国社会安全局数以百万计民众敏感资料后,该局局长辞职。
在此番大裁员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几乎完全”被撤。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及美国国立衞生研究院(NIH)近一半的试用期员工正被迫离职;美国林业局正解僱约3400名近期招聘而来的员工;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则正在终止约1000名员工的工作合同。
美国国家核安全局约350名僱员本月13日晚突然被解僱,部分人无法登入电邮,14日早上发现进不了办公室。然而,14日深夜,国家核安全局代理局长罗宾斯发送内部备忘录,称除了28人,撤销其他所有被开除僱员的解僱决定。
眼见外界对马斯克的不满不断加剧,白宫不得不出手“灭火”。一份由白宫行政办公室向法院提交的文件显示,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职位为白宫僱员及总统高级顾问,并不隶属于DOGE。文件称,马斯克只能向总统提供建议并传达总统的指示,无权自行作出决策。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