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记者蒋 丰)2月20日报道 近日,日本福冈县警方逮捕了三名涉嫌违反《关税法》和《家畜传染病预防法》的中国籍男子。警方指控他们把大约30吨的价值2亿多日元的冷冻和牛牛肉的出口目的地,从中国香港伪报为柬埔寨。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不仅因为涉及金额巨大,更因为其对日本和牛品牌的潜在损害。
据报道,这三名中国籍男子在2023年通过船运出口冷冻牛肉时,向门司海关伪报出口目的地为柬埔寨,而实际目的地是中国香港。
众所周知,香港对进口牛肉的卫生标准极为严格,要求日本牛肉必须在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认证的设施中进行处理,并且这些设施的生产线必须与其他肉类分开。此外,香港还对微生物等检测项目有详细规定。相比之下,柬埔寨的出口要求则宽松得多,这使得伪报出口目的地成为了一种规避高成本和复杂手续的手段。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类似的和牛出口伪报案件在日本各地频发。有专家指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对日本和牛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失。随着亚洲富裕阶层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增加,日本和牛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日本政府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牛肉出口量达到1万吨,出口额达648亿日元,是十年前的8倍。
九州和冲绳地区是日本肉用牛的主要产地,2023年其产额占全国的41.5%。鹿儿岛、宫崎和熊本等地的牛肉加工企业为满足出口要求,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认证设施。日本九州大学的森高正博副教授指出,非法出口行为不仅破坏了行业在卫生管理上的努力,还削弱了遵守规则的企业的投资意愿。必须加强执法力度,保护品牌价值,为合法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