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何志平:筑牢经济安全底线 应对美国霸凌行径

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与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及国内外“双循环”关键节点,也成为中美博弈中的重要存在,随时面临不同金融风险和挑战,必须要筑牢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底线。

文|何志平

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典礼,并发表主旨致辞,大力批评美国滥施关税的霸凌行径,指出“美国见不得香港好,是破坏香港人权自由、法治秩序和繁荣稳定的最大黑手,它不是要我们的‘税’,而是要我们的‘命’”。在当前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夏宝龙主任提醒香港各界“外部势力搞乱香港、以港遏华的图谋不会改变,也绝不可能得逞”、“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是吓不倒、压不垮的”、“背叛祖国、背叛香港的人永远不会有好下场”,呼吁港人在新形势下要坚守民族大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香港作为国家金融“南大门”,在全力构建维护国家政治、社会等安全屏障的同时,更须筑牢国家经济安全底线。

谱写“爱国者治港”新篇章

国家安全不仅涉及政治与法律议题,更涵盖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元领域的系统安全。政治安全是根本,人民安全是宗旨,国际利益至上是准则,经济安全是基础。香港国安法与《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香港迈入由治及兴新阶段;谱写“爱国者治港”新篇章,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核心的香港新风新貌,也是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与国家融合发展的理性进程。

今年也是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国家在香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时,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以新制度应对危机,是履行维护国安根本责任的具体体现,是对香港法治体系的理性引导。“一国两制”始终是中国和平统一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和制度杠杆,与时俱进,在时代性和世界体系变迁中完成自我更新,进入实践新阶段。香港也实现了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深刻转变。

防范外部势力以港遏华

回溯历史,外部势力从未停止以港遏华。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发生的种种乱象,背后都有外部势力的影子。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尤其近期美国持续以关税战、贸易战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企图全方位遏制中国发展,香港市民必须正确认识香港历史发展及角色定位调整,认真剖析香港社会现实与挑战,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利益和底线,才能与全国人民一起,提高警惕,保港卫国,实现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据港英政府纪录,在英国占领香港初期(1842年至1860年),英军利用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深水良港,作为两次鸦片战争军需物资的后勤补给站;到中期(1860年至1941年),外资进入香港,打造国际转口贸易港,金融繁荣,香港成为英国向内地倾销商品、榨取资源的中转基地;后期(二战后1945年至1997年),1950年代英国视香港为英美与新中国互动的放哨站和贸易转销口,1970年代香港跃升为环球经济下的亚洲四小龙,转变为内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香港被当作输出“颜色革命”的桥头堡。

英国对香港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始于1985年港英政府立法局首次引进间接选举,自此社会出现要求直选及普选的呼声。1990年4月4日,中央颁布香港基本法。港英政府着手急转过渡期策略,猛推“民主方案”,向社会各界别扩散“公民社会”意识,包括文化、专业、学术教育、艺术等领域,并施行公务员加立法局的无缝过渡,以巩固英制法律系统,且引进美国资本,利用新文化、传媒等途径进行思想渗透,大范围扶植华籍过渡代理人才,希望造就一个不认同、不承认中央政府的香港,培养出一批不信任、不接受国家主权,甚至挑战国家政治秩序、管治权威的香港精英阶层,从而注入社会不稳定元素,播下颠覆国家政权的种子,挑拨社会仇恨,操纵所谓“香港民意”,施压及影响中国。

关税数字游戏终成历史笑柄

美国自1989年开始高调介入香港过渡期安排,有步骤插手香港事务,目的不单是维护美国在港的特殊利益,也支持香港“民主化”,透过搞乱香港、借势引发内地“颜色革命”,更有把香港作为牵制中国崛起、要挟讹诈中国的长远考量。

美国长期凭借“民主”、“人权”等议题,制定其干预香港事务的国内法律法案,如1989年至1990年美国国会两次通过增加香港向美移民配额修正案,为亲美势力提供“护身符”;1992年推行《香港政策法》,自此美政府每年向国会提交相关年度报告;1994年至1997年,通过《香港回归法案》等系列法案;香港回归祖国后,英美反华势力不断干预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及政改问题。美国国会、智库、非政府组织及右翼反华势力不仅积极向香港反中乱港势力面授机宜并资助经费,为“港独”、黑暴分子撑腰打气,还主动为美政府出谋划策,充当其公开干预插手香港政改的“急先锋”,致使香港社会在2019年爆发修例风波。

2017年,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不久后全方位展开。美国将香港作为一张牌,时不时虚晃一枪,但尚未做好以全面牺牲香港经济收益来彻底与中国撕破脸。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美国在港企业多达1,300多家,其中包括726家地区总部,居港美国公民约有85,000名。迄今香港仍是对美贸易顺差最高单一经济体,过去十年美对港贸易顺差达2,715亿美元,是其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相反,美国贸易仅占香港全球商品贸易额0.1%。美国商会发布2025香港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83%美企对香港法治投下信任票,认为国安相关法律不会妨碍其业务运营。不过本次特朗普挥动关税大棒,竟对从不设关税的香港累计加征245%关税,实在无耻至极。

此时,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与最大人民币离岸中心,以及国内外“双循环”关键节点,也成为中美博弈中的重要存在,随时面临不同金融风险和挑战,必须要筑牢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底线,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及时防范及抵御应对外部势力的破坏冲击,为国家站好第一班岗。美国“乡巴佬们”及其玩弄的关税数字游戏,终将成为历史笑柄。

责任编辑:马欣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