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首页要闻 / 正文

黄锦辉:贡献香港力量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在人工智能(AI)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香港凭藉优秀的科研水平,加上背靠祖国的技术支撑,不单没有缺席,更推进了整合创新的提升。在人工智能发展上,香港可开展五方面工作,作出特殊贡献。

文 | 黄锦辉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守正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在网志表示,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香港要以改革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特别是要抓住人工智能(AI)作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全力发展人工智能为关键产业,并赋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香港必须在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积极作为、把握机遇,在资金、人才、科研等方面施展所长,带动各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局限,拓展崭新领域,为国家在人工智能发展中贡献香港力量。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国务院总理李强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表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年底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好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已成为互联网、金融、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各行各业更新迭代的核心动力,也必定是带动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增加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今年春节期间,国产人工智能“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举世惊艳,如今“深度求索”已被广泛应用;在预算案公布前夕,由特区政府资助的InnoHK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发布了首个香港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HKGAI V1,是基于DeepSeek 671B全参数微调,并持续训练而成;预算案又提出将预留10亿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由港投公司筹办首届“国际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和“国际机器人大会”;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在香港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人工智能(AI)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香港凭藉优秀的科研水平,加上背靠祖国的技术支撑,不单没有缺席,更推进了整合创新的提升。在人工智能发展上,香港可开展五方面工作,作出特殊贡献。

一、丰富数据库内容。

数据库是人工智能系统的灵魂,唯有庞大的数据库才能训练出强大的人工智能。内地已有多个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但数据分割引起“孤岛化”现象,香港应构建基于开源框架的区域智能协作体系,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引擎,推动智慧能力的开放共享。香港作为开放型城市,可以担当吸收及整理海外新资讯的平台,为丰富国家的数据库添砖加瓦。

二、吸引资金支持发展。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也是资金大战,美国总统特朗普一上任就声称,将推出高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推动软银、OpenAI和甲骨文合资成立,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人工智能投资巨大,除了政府投入外,私人资金的投入不可或缺。

今年1月,中国银行计划未来五年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投放1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建立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相适配的专项制度,保障服务产业链各环节金融需求,吸引企业融资,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近日,凭藉DeepSeek的技术突破,全球对冲基金极速涌入中国股市,在岸与离岸市场总市值增长超过1.3万亿美元。资金流入是好事,但要引导资金走出炒卖市场,真正投入人工智能的持续开发和应用。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责任为内地人工智能产业引进国际投资,扮演好“超级联系人”角色,为有潜力的企业与有心长远投资的资金做好配对工作,为国家和香港特区的人工智能发展引入更多活水。

三、 培育人才满足需求。

人工智能发展重在人才。内地人工智能在近年发展一日千里,相关人才非常抢手,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例如DeepSeek的关键研发人才就被挖角。培育人工智能人才是当务之急,内地固然有多间重点大学培育数理人才及人工智能人才,香港的多间大学科研水平同样名列世界前茅,在基础学科的研发实力雄厚。DeepSeek其中一位成员就是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各大学必须根据发展需要调整课程,针对性地加速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同时,人工智能将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涉及机械人的制造和运用。特区政府必须培育更多与机械人制造及维护的技术人才,而且相关课程必须与内地课程互相衔接及获认可,培训跨境技术人才,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四、推动民营企业参与。

2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聚集了多间内地高新科技龙头企业代表,反映国家高度重视民营企业推动高新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人工智能研发,大模型多由民营推动,商汤、寒武纪、文心一言、KIMI、DeepSeek等均由民营企业推出。香港科研水平向来不俗,但私营机构参与创科仍然不足。特区政府已制定、落实多项政策,鼓励私人企业、资金投入创科领域,未来应继续加强推动有关政策落实,做好支援配套,让香港的私营企业在人工智能发展投入更大力量、收获更丰硕成果。

五、制订《人工智能+策略》。

内地和国外均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策略。新加坡和韩国已推出国家级的人工智能策略2.0版,北京市去年印发实施《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 年)》,深圳市的《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也已出台。

香港在2022年已经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当中包含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关于人工智能规划仍未有蓝图。如今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与2022年已不可同日而语,特区政府必须尽快制订《人工智能+策略》,选定政策范畴,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广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力求让人工智能发挥带动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引擎功能。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